《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5 00:18:07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 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 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 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 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 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 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氧气制法的探究 ……此处隐藏8219个字……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二、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六、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加热H2O2 H20 O2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催化剂 K2MnO4 MnO2 O2

二、分解反应

三、工业制氧气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在分析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时,有下列几种判断。请你简要分析正误。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错误,请举出一个否定它的实例。

(1)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须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须使用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须用排水法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