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3 06:11:59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梦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梦令》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

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

5 ……此处隐藏29816个字……惊起)一滩鸥鹭

2、倾听教师朗读,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画面之美)教师引导学生诵读。

3、播放画面教师诵读,把学生带入画的意境。(感受画面之美)

引导学生朗读。谁想读?(个人读——师生集体读)

景色美吗?你沉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读得真好!再次有感情地读文,读出美,读出沉醉。

4、小结本文:她是多么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热爱这美好的生活呀!所以她醉了!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5、谁想背一背呢?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感悟浓浓的醉意。(个人背诵——个人背诵——集体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在品读中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词人美好的心境。】

四、欣赏吟唱,适度拓展

词不仅可以当成画来欣赏,还可以谱成曲来吟唱,如果你喜欢,就跟着视频轻轻地唱起来。结尾: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设计意图: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五、作业布置:李清照还有一首同名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下去之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去学习。

板书设计:

如梦令

沉醉————兴尽————争渡

溪亭日暮—(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