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2 18:02:15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本文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初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

研读童年生活中的两个片段,感受童趣与童真,初步体会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作者童年时代与学生童年时代的生活差异,作者故乡老北京与学生故乡的地域差异。

教学准备:

师:搜集老北京、骆驼队相关资料

生:预习课文,了解林海音的生平,尤其是童年时的生活背景。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揭题,检测预习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品味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及作品。

3.说说课文与《城南旧事》的联系。

4.出示课文片段,理解作者想法。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全文

1.书写生字:傻咀嚼

2.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3.找到写“学骆驼咀嚼”的段落

第三板块:研读片段 ……此处隐藏765个字……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几个片段?

明确:四个画面。“学骆驼咀嚼”,“想象驼铃用处”,“想替骆驼剪毛”,“追问骆驼去处”。

2.小组讨论,哪个画面让你觉得最有趣?

明确:

(1)“学骆驼咀嚼”。学生读这一画面:“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重庆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关注重庆中公教师网:http://cq.zgjsks.com/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画面,学生模仿,谈感受。

明确: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滑稽。(在模仿过程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理。)

(2)“想象驼铃用处”

“骆驼队伍走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文中的“我”想象力丰富。

问题:父亲对“我”说了什么?

明确: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问题:在这里,爸爸为什么笑呢?爸爸会想些什么?

明确:女儿的话爸爸觉得很天真、可爱,可能也勾起了爸爸对童年的回忆。

3.从这两个片段中,能够体会“我”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我对“骆驼”的喜爱,感受到“我的”天真。

(四)拓展延伸

请回忆你小时候或者现在有没有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分享给大家吧。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作业: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画面。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