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5 20:56:57
六年级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

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 ……此处隐藏4948个字……讲解实例

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 (米)。

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 (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 (米)。

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 (米)。

解:

⑴圆的周长C=2πγ

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31.7π米

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π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π米。

⑶(31.7+1.2)π—31.7π

=31.7π+1.2π—31.7π

=1.2π

≈3.770米

(点评:通过对相邻弯道长的计算、比较,得出起跑线设置的规律,给学生一种收获感。)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三、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

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