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咕咚》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咕咚》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咕咚》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2、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多种方式识字,借助插图复述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展示园地八我的发现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偏旁相同的共同特点。借助泡泡的提示,发现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反犬旁:与兽类有关
鸟字边:与鸟类和禽类有关
虫字旁:与昆虫有关
刚才我们 ……此处隐藏8040个字……评议。
四、提出问题、感悟文意
1、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同桌(小组)讨论。
2、男女生互动学习。先由一位男同学代表男生把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再由一位女同学来帮他解决问题;女同学把问题解答完了再反问那一位男同学是否明白了,这位男同学或其他男同学可以对女同学的回答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位女同学和其他女同学可用书本里的语言或用自己从书本上知道答案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教师从旁相机点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大家互动、气氛高涨的学习氛围。
如:
(1)男:我不明白为什么小兔子听见湖中传来“咕咚”一声便吓得撒腿就跑?它为什么不回头去看看是什么?
女:因为小兔子的胆子很小。
男:我还是不明白。
其他女同学可补充。
(2)女:为什么猴子、小鹿、松鼠也跟着他们跑了起来。
通过男女同学互相提问、互相解答的学习形式,老师从旁相机指导,使学生明白,小兔、猴子、小鹿、松鼠它们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轻易相信别人;而狮子能对事情问个明白、弄清楚真相,不随便相信别人。
五、品读句子、读书明理
1、课件出示,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狮子的对话,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句子练习读好。
2、通过请××听我读、我能读好、我想听××读、师生、男女生、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读出小兔子害怕的语气,狐狸、猴子第一次说话也是害怕的语气,狮子奇怪、认真的语气。
3、思想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六、小组合作、演演故事
让学生自由找伙伴组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