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指导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多媒体展示片段:
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 ……此处隐藏1569个字……时。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有时,我的眼光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而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阅读上面的文字,然后进行个性化点评。
(考虑到学生所读的书版本不一,以上文字单独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点评后交流,如若时间不允许,可延至课外作书面点评。)
个性化点评要点:在“林肯号”战败后,这三个人被抛到了海中。作者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人物在极度紧张、恐慌中的心理活动,仿佛使人身临其境。主人公之间的友谊和伟大的忠诚也令人感动。
五、课堂总结
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六、拓展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人传》,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物理学潜水艇人物
生物学海底世界情节
化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