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假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 领会作者在与残疾作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极乐观精神。
2. 学习文章优美、流畅的语言。
3. 领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世人的强烈和殷切的希望。
教学重点
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领悟文章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1. 品味文中精彩的句段,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2. 作者独特的表达;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发送信息的重要工具。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像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读了海伦凯勒感人肺腑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后,你肯定会有所体味。你将会为自己拥有视力而庆幸,将会懂得热爱生活,将会知道珍惜生命、关爱人生。
二、品读探究
(一) ……此处隐藏23677个字……上游戏。
(5)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学生评价。
2。指导停顿。
今天咱们学的是一首小诗,和课文不一样,要能读出音乐美、节奏感。比如,第一行后虽没标点,但也要稍稍停顿。
3。自己练习,体会。
4。理解内容,指导感情。
感觉一下小作者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画这样一个太阳?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5。试着练练。
6。指名读。
7。四人小组自学后两小结:读一读,议一议,弄清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想办法读出感情。
8。指名读,检查自学成果。
9。选出读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教师相机总结:读课文时,可以把重点字词加重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读,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进入情境读,还可以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
10。学生练习。
11。男女赛读。
12。教师引读。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小作者极其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来干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