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能力目标: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感受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2、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3、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光未然先生的《黄河颂》,对那种一咏三叹的形式还记忆犹新。今天,我们要共同来学习一篇散文形式的《黄河颂》,也是一篇民族精神颂。这就是李大钊先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师补充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二)初读积累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逼狭(xiá) ……此处隐藏1790个字……大河一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一一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一一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元际,一泻万里一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一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一一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一一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老师小结: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
(播放课件)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3、朗读体味
a.下面一个人读一段,请五个学生读。
b.四人小组讨论,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c.分部朗读:男、女各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合读。
二、体验反思
质疑交流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间,学生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总结: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三、延伸作业
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四、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