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4 23:54:23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4篇)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古老的神话,相信下面这些神话中的人物你们一定熟悉,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吧!(多媒体显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西游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非常著名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正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将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一侧。

3、认读词语,抽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并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抓住主线,理清条理。

1、指名读,每读一段,清理字词,理解每段内容。

2、第一段:引导最后一句度读得很慢很轻,想突出什么?理解本段写的是天地还没有分开,板书---天地没分开。

3、第二段:出示词语“抡起”、“猛劈”,指正读音,指名读。理解盘古用力,大家做抡起和猛劈的动作,此时盘古还在沉睡吗? ……此处隐藏26515个字……

2.研读第2自然段

(1)盘古醒来后,他看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拿起斧头准备??

(2)重点讲解:抡和劈

指导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重点指导“抡”、“猛劈”,可结合动作理解。)

(4)研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缓缓”、“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3.研读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第三段,找到后请画出来。

(2)谈感受,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体会盘古的艰辛

(3)说话训练

4、学习第四节

(1)好好读这一段,感受英雄盘古在倒下了,身体发生的变化

(2)词语积累

2

(3)拓展训练出示:()变成了()的( )

(4)文中最后省略号的应用

5、师:所以我们说: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6、课堂小结

四、示范复述,总结线索

师:当天地一片混沌,是盘古──;当天地渐渐分开,是盘古──;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按照这样的顺序,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五、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师:中华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请同学搜集的课外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创 造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为万物

坚持不懈 无私奉献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