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感悟古诗,感受优美的春景,能说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结合插图,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感悟古诗,感受优美的春景,能说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13个字,会写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怎样?(指名说)
2、 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
1、 老师感悟。 ……此处隐藏34147个字……句)请学生来读。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他们对春天是那样欣赏,那样痴情,真可谓是把春天描摹的绚丽多彩,古人赞美春天的诗很多,我们今天学的是南宋诗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们学的这首诗,谁知道它们题目是什么意思。
3、简介诗人朱熹。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朱熹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后,你能猜一猜诗人在写《春日》时的心情吗?
(高兴、喜悦、欢快、舒畅……)
(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猜测,大家能从诗文中找出明确的词句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
(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老师点拔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设得、东风面、总是春
万紫千红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师范读一次。
8、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滨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
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出示)《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孔子在书籍中寻找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从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系吗?我们大家要在书海中求知识,因为书的海洋里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