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读记》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窃读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窃读记》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
这个班的学生大多单纯、热情,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教材分析】
课文在教材“读书有味”单元。这个单元以读书为关注对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读书,了解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养的好习惯。《窃读记》讲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的故事。“我”“窃读”的经历一波三折,“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艰难环境中对读书的酷爱,对人间真情的感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掌握“积累”中的7个词语和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其他生字词。
(课前预习中完成。)
⑵ 指导学生准确地圈划有关“我”窃读时的心理、动作、神情描写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体味“我”窃读时的百般滋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 ……此处隐藏27625个字……词语。
2、抄写词语。
《窃读记》教学设计15【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
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爱,对求知的渴望。
【学习准备】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窃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窃读”?
2、关于林海音,你还知道什么?
3、师生共同交流作者资料。
一、自主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学习这些字词。
2、再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工作者 《名师测控》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三、展示归纳
1、全班汇报: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请你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学生交流完毕,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读写一下这些字词。
2、请2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拓展练习
1、抄写易错易混的生词新词。
2、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读书感受的语句,用铅笔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