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三种姿势》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三种姿势》 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三种姿势》 教学设计1科目
语文
授课内容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xxx年11月
教学目标 ( 知识 , 技能 , 情感态度 、 价值观 )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课文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理解并归纳鲁迅对读书的观点和“读书的三种姿势”。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自悟,自学生字词,罗列观点。
(2)小组探究,比较两文中有关读书的观点。
(3)小组比较探究,探究文章的不同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文章中的阅读经验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 ……此处隐藏3577个字……躺相比,坐有一种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站,是一种自我确证的造型,人之为人的第一次自我肯定,就是站立。躺着读书是读闲书,坐着读书才算进入状态,站着读书是上佳之境——走近作者而又不迷失自我,惟此才能与书本权威作平等的对话和精神交流。“躺”,是一种休闲的在场姿态。“坐”,是一种凝神静思的姿态。“站”,是一个自我确证的象征性造型——人之为人的第一次自我肯定,就是站立。
(三)写作特点
孙绍振散文话语的最大风格,自然是幽默。在我看来,所谓“歪理歪推,将谬导谬,在荒谬中见深刻”,并非其幽默的突出艺术特色;虽然,他有着很强的理论自觉。善于歪理歪推,追求“片面的深刻”的人,至少还有一位钱钟书。孙绍振所关注的范畴似乎介于二者之间,“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他仍然从现实的生活出发。因而,世俗琐事每每触动他的情思,一有所感,他便诉诸笔端。他的散文有许多篇章都是建立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之上。
四、问题探究
(一)《读书的三种姿势》讲了哪几种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主要讲哪一种?《孔孟论学习》中哪些名言可与之相应?
1、消遣性地躺着读;
2、刻苦钻研坐着读;
3、批判性地站着读。
主要是第3种。相应名言有“专心致志”“不如无《书》”“与古人谋”“学思关系”“乐之者”等条。详见练习一、二解答。
(二)鲁、孙两文说读书,表达上有何特点?
化抽象的说理为感性鲜活的表达,别致、风趣、生动、形象
集备意见个案补充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册的题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研(备课)
组长签字教务处
(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