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教学设计1一、指导依据
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初一年级把开展民俗传统项目──“舞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内容安排
1.舞龙的知识、技术和造形学习;
2.游戏“锣鼓喧天”。
三、课的步骤与设计
本课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结合课的整个教学环节,在课的常规履行执行情况完全由学生骨干(体育委员)操控,避免教师单纯指挥,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良好的自我参与锻炼学习的兴趣性和团队协作配合能力。
第二部分采用提问诱发学生的课堂思维、想象能力,把民俗舞龙与实际课堂练习紧紧相连,使舞龙的文化背景与课堂练习的走、跑、跳、转、蹲、摆?结合起来,同样达到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和效果。开展民俗舞龙,不但是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提高,而且是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体现龙的传人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三部分 ……此处隐藏16455个字……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教学内容:
1.学习立定跳远动作,提高学生跳跃能力。
2.通过各种游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双脚用力蹬地及蹬地摆臂之间的协调配合。
2.屈膝和蹬地、摆臂的协调配合以及双脚落地时的屈膝缓冲。
一年级立定跳远设计评价单:
优秀:能够按照要求标准的完成动作,尽可能的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良好:能够较好的领悟技术动作要领,较好的完成动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及格: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能够完成基本动作。
不及格:掌握基本动作要领较差,不能完成基本动作。
自评:
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尝试、观察、分析、比较、交流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学到了体育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他评:
通过诱导式、设疑式、竞赛式、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教法的合理运用,采用跟学、自学、评价等学法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主动学习、我要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