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说说植树的好处。
3、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说说植树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分段及段意!!
认读生字,概括课文只要内容及分段。
复习巩固,回顾旧知为新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1节。
引导理解“和煦” 、 “迈开轻快的脚步” 说明了什么?
(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第2小 ……此处隐藏441个字……计
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现代诗歌,以简洁轻快的语言表达出了对青少年热爱环保的号召。在教学是,我从课题入手,课题是这篇文章的眼睛,直接的表达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重点主要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说说植树的好处。
所以在课前我准备了课件,通过课件展示了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而释放生产出氧气,净化了空气的小知识。这样能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树林对空气的作用这一抽象的化学过程。学生在观看课件展示后,马上能理解并加深了对植树的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及时能得以突破。
对于一篇课文而言,一般有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对于一个章节或一个段落而言,也有能够提示概括主要内容、能统领全段的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它们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第1小节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和煦的春风” “轻快的脚步”来体会植树的季节和少先队员参加植树造林的快乐心情。在教学第2小节时,我则引导学生抓住后面的省略号来展开想象,促进感悟。学生们还想到“少先队员们在学校操场边植树。” “少先队员们在小区里植树。” “少先队员们还在公园里植树。” “少先队员们在江河边植树。”......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那些植树的少先队员们就已经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城市孩子所陌生的荒滩、沟渠、山坡、公路边走来,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于是,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进一步真正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