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地贺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3、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
板题: 《雪地贺卡》
二、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鲍 ……此处隐藏11421个字……p>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刘玲的两张贺卡,体现了刘玲怎样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写给刘玲的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生:讨论并回答
师:小结
童趣:赞美雪人;
刘玲的童年:童心:同情、关心、祝愿;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四、研读课文释疑解惑
师:有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朋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生:反复带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师: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生:阅读“我寄出也接收过一写贺卡…………恳挚的关爱”。
“我把贺卡放回去…………焦急地期待回音”。
“我不忍心让刘玲就这么盼望着……………跟自己的朋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师:“我”为什么替雪人给刘玲回贺卡?当刘玲又写来一张贺卡时,“我”需不需要再回写一张?大家讨论讨论:
生: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师: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
作业设计: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
板书设计:
发现雪人怀中贺卡,被深深打动
珍惜童年
雪地贺卡:替雪人回复贺卡,小心保护孩子的“梦”
珍爱童心
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