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挑山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挑山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挑山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并学习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具文字图象等课件
程序设计:
一、引入(3分钟)
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奔走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靠着自己的一副肩膀和两条腿给别人挑货上山,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生答挑山工,师板书课题)
师:有见过或听说过挑山工吗?说说你知道的挑山工的情况(指名)。
师:作家冯骥才在泰山游览时就曾经见过这么一个挑山工,回来以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挑山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相信读完课文我们会对挑山工有更多的认识。请大家读课题。(生读)
二、初知(5分钟)
师:首先一起来读读课文,翻书92页,以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会读读不通的地方 ……此处隐藏5324个字……3—6段)
1、过渡:一次泰山写生,我就亲身遇到了这种情况。那么到底我们有几次相遇呢?静下心来,读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言。
2、生默读,师巡视:不动笔墨不读书;
3、交流:读读与他们相关的句子;
①根据学生朗读,师板书:
(在山下、回马岭、五松亭、山道上……小卖部门前)
②连起来读这几处描写,发现什么?(作家很仔细,每一次遇到的描写都不一样)
4、在这几次见面中,给你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些话?
(二)山民说的那一段话。
请把自己的理解与伙伴沟通一下,比赛,看哪一组认识最深,语言组织得最好,最能体现合作成果。
交流:二组后比较,哪一组的认识更深一些,语言组织也更好一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得更深刻一些。
三、为画题词,表达心声。
1、这几组同学代表了我的的心声。
2、作者仅仅是需要这幅画吗?(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精神,向着一个目标不断奋进,永不松懈的精神;做事勤奋向上,步步做实,就能成功的道理)
3、让这种精神,鼓舞你,鼓舞我,鼓舞我们大家。让我们所有想说的话浓缩成一个词,一句话,写在书本的画上,让这些话语成我们学习的动力。
(登攀、脚踏实地、奋进、目标、前进、收获、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奋斗……)
4、小结:让挑山工的形象,不断激励我们向前,让我们题词,题词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四、布置作业
1、摘抄喜欢的词句,背诵积累。
2、收集冯骥才的作品并阅读喜欢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