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孝为先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孝为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孝为先心得体会1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例如,宽容,诚实守信……而我却推崇——“孝”。
俗话说:“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还不需要养父母,但是决不能对父母不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我们现在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现在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善事父母日孝。”如果我们现在不知道孝敬父母,长大了可能会在遗弃老人的跑道上出现“大名”,走上被告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孝敬父母要从小时做起。
以孝为先心得体会2“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 ……此处隐藏3077个字……夏天,他的父亲得了重病,需要过江去请一位名医来治病。因为连下了好几天的暴雨,富春江上波浪涛天,渡船的船夫无人敢撑船过江。我的祖先独自划了一只小船过江。快到江心时,船被大浪掀翻,情急之下,他抓着一根上游漂来的木头过了江,最终为父亲请到了医生;后来,父亲离世,他悲痛欲绝,效仿古人,在坟边搭建草屋,守墓三年;他的继母姚氏信佛,每逢初一和十五都要去数里外的小庙拈香礼佛,为了让继母不受奔波之苦,便在家附近修了一座小庵……他的故事成了一段段的佳话,记载进了当年的杭州府志和富阳县志,更在族人和乡亲之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而孝,也成了我们家族的家风。
从小受家风的熏陶,我们胡氏族人一直都遵循着孝道的祖训。比如我爷爷,他也是个孝子。他有个叔叔,年轻时曾在一户人家寄居,为他们干活养家,但到了体衰多病的年龄,就被赶了出来。正当要流落街头时,爷爷把他接回了家,并赡养至终。要知道,当时爷爷才十八九岁,尚未成家呢。爷爷还有个姑母,情况差不多,年轻时收养了一个儿子,含辛茹苦抚养长大成家,可当她老了,无法自食其力的时候,养子却寻找各种理由,要把她逐出家门。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不说,就把老人接回了家,一直赡养到她过世为止。爷爷因为母亲去世早,与太爷爷相依为命,对太爷爷从小都是言听计从,即便三十多岁,有他自己的事业和儿女之后,太爷爷吩咐他做什么,他都会照办,不管是对还是错。当然到了我爸爸这里,家风仍然如此,爷爷说什么,爸爸就“哦,哦,好,好”的回答,以前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懂了,原来这就是我们胡氏的家风。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在各种美德中排行首位,而我们的祖先同样也把孝道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我以后要向祖先和家人学习,好好孝敬长辈,把我们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