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迹清欢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迹清欢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迹清欢读后感1“嵇生放达意真豪,嗣宗青眼夸神交。启事吏隐何妨涛,沛国豫流形陶陶。小阮不愧玉树曹,阿戎清爽舞浊醪。”乾隆途径魏晋时代“竹林七贤”聚会的地方时,不禁大发思古之情,挥笔写下了这首《七贤诗》。我仿佛看见嵇康、阮籍、山涛等名士在云台山的竹林中,恣情纵酒、抚琴啸歌、高谈玄理;我无法忘记嵇康临刑时,没有为自己的无辜去辩护,只为琴曲《广陵散》失传而惋惜,他面无惧色,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曲散人亡。竹林的记忆在白落梅《陈迹。清欢》中再现,正如她说,“最耐人寻味的,依然是那些老去的古物。一卷书、一张琴、一轴画、一朵青花、一方古玉、一支银钗。久远的历史,漫长的光阴,你不曾与它同生共死,有过誓言,但相逢亦只需刹那。”
相识只需瞬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让我们相识,江南烟雨中听她解读林徽因,书未读完,渐生悔意,传记写成抒情咏叹调,以己度人之感颇为遗憾。
相逢只需刹那。《陈迹。清欢》带给我不同的感受,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梅兰竹菊,在她的思绪中留走。听她低吟浅唱,永恒的爱情,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到李义山“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 ……此处隐藏1121个字……人世,原来一直有着它的静好。
白落梅素笔书写那样一些古物:一卷书、一张琴、一轴画、一朵花、一方古玉、一支银簪……它们从漫长的历史光阴中走来,向我们述说着前世今生故事,它们的故事,落在白落梅的禅心慧笔下,静静然便溢满了素洁净美。不,这说的分明不是陈迹物事,而是一瓣清明如秋水的心香,一个“如一株草木,无论悲欢,总宠辱不惊地活着。不美丽,不高贵,却简约、宁静”的灵魂。
这些年不辍阅读,也只在为追求拥有一个虽不美丽不高贵,但却简约宁静自持的心灵。我总以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装点我平凡生命使净心明性的良师益友,一如白落梅的《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全书六卷,每卷不尽的古典清雅,简约,似一颗兰草般沁着幽芳,让人接近便不舍移步。那是一些动人心魄,通透见净的文字!
“曾经千恩万宠过的人事,终会道别,与你执手相待的,唯有明月清风,白云溪水。”“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匆匆过客,有些短如春花,久长些的,也不过是多了几程山水。最后的结局,终只是南北东西。”“人生是一座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出折子戏,扮演着生、旦、净、丑不同的角色。”“三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如微尘……世间所有虚妄、怨念,皆因我执而起,放下我执,即可明心见性。”早若看透如是,人间的爱恨情仇、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心的贪嗔痴当真会少很多吧?
《陈迹·清欢》还有更多的欢喜,随书附赠的一套精美主题明信片,让人爱不自已。书内每个主题配以唯美的摄影配图,这图文相得益彰,更显本书的古典清雅。
不过更更重要,还是作者白落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文字凝练简约又不失风雅,读来令人喜欢,而从中又汩汩流淌出其一份对世事的淡定超然,如此一些性灵文字,真真堪称是“落梅风骨,秋水文章”。